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下牧区肉牛养殖生产率增长及收敛性分析
2019-03-26分类号:F326.3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摘要】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在促进草原生态保护的同时,将逐步转变牧区牧业生产发展方式,由此将对牧区牧业生产效率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运用Malmquist指数与收敛模型,实证分析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区专业育肥和专业繁育肉牛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及收敛性。结果显示,2009—2017年,专业育肥场户TFP增长率总体保持增长态势,TFP增长率年均水平为1. 8%,技术效率增长率为-0. 4%,技术进步增长率为2. 2%,技术进步是推动TFP增长的主要因素,5省区中肉牛专业育肥场户TFP平均为0. 991。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以来,专业育肥场户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明显。专业繁育场户TFP增长率总体呈波动态势,多数年份为负,TFP增长率年均水平为-5. 0%,技术效率增长率为-0. 1%,技术进步增长率为-4. 9%,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均是延缓TFP增长的主要因素,5省区中肉牛专业繁育场户TFP平均为0. 900。专业育肥场户肉牛养殖生产率不存在σ收敛,短期还会存在生产率地区差异,专业繁育场户肉牛养殖生产率存在σ收敛,生产率区域差异会逐步缩小。专业育肥场户肉牛养殖生产率、专业繁育场户肉牛养殖生产率均呈条件β收敛,各区域均在自身的稳态水平收敛。
【关键词】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 肉牛 全要素生产率 收敛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效应研究”(编号:71503251);;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编号:ASTIP-IAED-2018-01);; 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编号:Y2016ZK21,1610052016002-1);;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编号:CARS-35-22)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