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议定书》及其清洁发展机制的减排效应——基于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微观项目数据的分析
2019-03-25分类号:P467;X321
【部门】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广州区域低碳经济研究基地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摘要】面对新一届美国政府退出《巴黎协定》,中国政府要不要落实《巴黎协定》的减排承诺,继续投身国际环境合作?作为《巴黎协定》的早期探索版本,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可为相关政策效果评估提供一个较好的"反事实框架"。为此,本文以《京都议定书》唯一的南北国环境合作项目"清洁发展机制"(CDM)为研究对象,手工搜集国内3027个工厂级CDM项目的空间地理信息,构造包含30773个观测点的2001—2012年空间面板数据,以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京都议定书》的政策效果,并量化出中国在近年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减排贡献。结果表明:《京都议定书》及其清洁发展机制的实施,对控制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产生了显著而积极的政策效果。与国内大部分环境规制文献不同,本文不局限于研究某一次宏观环境政策变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而是使用更微观的工厂级清洁生产项目及其附近的污染物数据,进行较科学而细致的公共政策评估。本文的实证结果可为当前我国政府应对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提供部分决策依据,更回应了部分发达国家对《京都议定书》减排效果和发展中国家没有承担减排责任的政治质疑。
【关键词】国际环境合作 《巴黎协定》 《京都议定书》 清洁发展机制 温室气体减排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7JZD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773039);; 广东产业发展与粤港澳台区域合作研究中心资助项目(52702497)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