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压力脱钩关系时空差异分析——以四川省绵阳市为例

2019-03-25分类号:X321;F299.27

【作者】王小兰  王海明  王旭熙  
【部门】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摘要】[目的]剖析绵阳市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以期对绵阳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文章从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城镇化4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生态环境压力、水平和保护3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生态环境压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线性加权法对2006—2015年绵阳市各区县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环境压力进行测度,进而利用脱钩弹性系数法分析两者的脱钩关系及其时空差异。[结果] 2006—2015年绵阳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生态环境压力呈现出波动增加的态势; 2006年、2010年和2015年,绵阳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现"一极化"态势,即涪城区新型城镇化水平远高于其他8个区县; 2006年和2015年绵阳市大部分区县的生态环境压力都较大或处于中等水平,2010年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和处于中等水平的区县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部。[结论] 2006—2015年绵阳市的城市发展经历了新型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压力由脱钩状态为主体向脱钩与负脱钩状态并举的演变过程。研究结果对于绵阳市政府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生态环境  脱钩  时空差异  绵阳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迁移背景下山区农户贫困脆弱性研究——以岷江上游为例”(41601612);;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成渝城市群人口城镇化质量研究”(17ZB0440);; 四川民族山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四川省民族地区农户贫困脆弱性研究”(SDJJ1802);; 西南科技大学龙山学术人才科研支持计划(17LZX679,18LZX66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