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贫困陷阱:少数民族地区信贷扶贫政策反思
2019-03-21分类号:F323.8;F832.43
【部门】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家庭因其落后的家计模式导致深度贫困,而消费的现代化滋生家庭信贷需求。信用社的信贷扶贫政策创新为农民贷款提供了便利,然而,贫困户因其实物经济的生产方式与信贷经济货币化特点不适配、不固定收入与信贷固定支出不适配、农民家庭低积累和信贷高额本息的体量不适配,导致部分贫困家庭因无法按期偿还本金,通过"利息养本金"的方式不断追加债务,陷入新贫困陷阱。对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工作应该通过激发家庭发展能力、教育农民观念而实现家庭积累;同时完善信用社贷款政策,控制农民因信贷致贫的风险。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农村贫困 家计模式 信贷扶贫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4JZD030)
【所属期刊栏目】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