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本牡蛎中国群体与美国群体杂交效应及杂交三倍体优势分析
2019-03-18分类号:S917.4
【部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摘要】为了评估熊本牡蛎(Crassostreasikamea)中国群体与美国群体的杂交效应与杂交三倍体优势,构建了杂交群体和自交群体,并使用细胞松弛素B诱导了杂交三倍体,比较分析了幼虫、稚贝与成贝的生长与存活优势。自交群体和杂交群体的幼虫、稚贝与成贝的培养条件均相同,室内培育幼虫,培育密度为4~5个/mL,自然海区养殖稚贝与成贝,养殖密度为40~45个/吊。结果表明,与自交组相比,杂交二倍体具有较高的卵裂率(13.61%)与D幼率(5.67%)(P<0.05),但杂交二倍体幼虫的壳高生长表现杂种劣势(–0.43%),而稚贝、成贝的壳长与壳高的生长表现杂种优势,平均优势率分别为3.96%与6.65%。杂交三倍体诱导组幼虫的壳高生长优势率为3.69%,稚贝及成贝的壳长与壳高平均生长优势率分别为12.69%与13.64%,并且日龄越大生长优势越显著。总体上,杂交三倍体诱导组在3~180日龄具有存活劣势,并且15日龄存活劣势率最大(–48.72%),而在360日龄存活优势率为6.70%。杂交二倍体幼虫与成贝均具有存活优势,平均优势率分别为10.44%与4.59%。本研究表明熊本牡蛎中美地理群体杂交二倍体的生长和存活优于自交二倍体,而杂交三倍体诱导组的生长优势较显著,并且在成贝期具有显著的成活率优势,表明杂交三倍体诱导组的优势来源于三倍体优势和部分杂种优势。
【关键词】熊本牡蛎 杂交 三倍体 杂种优势 生长 存活
【基金】国家贝类产业体系建设专项(CARS-49);; 广东省科技厅项目(2016TQ03N905,2016A02020811,2016B020233005,2017B030314052);;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项目(A201601A0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