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文化差异与经济发展——基于基因和姓氏的实证研究
2019-03-18分类号:G04;F127
【部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计量经济史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省际经济数据,考察了省际族群文化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如投资率、人力资本等)后,以DNA和姓氏基因距离度量的族群文化差异对当前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有较强的解释力,即两省之间的族群文化差异越大,人均GDP的差异也将随之增大。以明代姓氏基因距离作为当前文化差异的工具变量,两阶段回归肯定了文化差异对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因果作用。最后,机制分析表明:族群文化差异对以市场化指数衡量的制度差异有显著影响,并且对省际贸易有着阻碍作用;制度和贸易途径被证明是族群文化差异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经济发展 族群文化差异 基因距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贸易、疾病与经济发展:基于近代中国流行性鼠疫空间扩散的理论及实证研究”(7177307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疟疾流行与防治对收入长期影响的机制研究”(18YJC790096);;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文化差异、文化扩散与经济发展:基于中国历史经验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动态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