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的“托物寓情”论

2019-03-15分类号:I206.2

【作者】李健  
【部门】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  
【摘要】托物寓情作为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的一种类型,早已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它的运作模式是先有情,然后再寻找与这种情相适应的物来寄托。物包括自然物色和社会现实生活。自然物色之所以能够寄托思想情感,除了天人合一的观念之外,还有中国独特的文化、风俗等因素促成。它们共同促使自然物色的某种特征与情感的某种特征发生关联,使自然物色成为情感的隐喻或象征。社会现实生活能够寄托思想情感,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现实生活本身就蕴含着思想情感,另一方面是由于作家、艺术家从自身的体验出发领会到社会现实生活与思想情感的某些关联。在情的主导下,情、物之间的律动是自然的、本真的。情与物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审美创造的过程。
【关键词】感物美学  托物寓情  自然物色  社会现实  情物律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研究”(14BZW034)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