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扭曲、技术进步偏向与劳动份额变化
2019-03-15分类号:F124
【部门】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建立了要素市场扭曲条件下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并基于该系统将劳动相对份额的变化分解为要素价格扭曲效应、资本深化效应和技术进步偏向效应。采用198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论为:研究期间,要素替代弹性一直大于1,表明资本和劳动为总替代关系;由于要素间为替代关系,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从而提高了劳动相对资本的边际产出;整体上,资本价格为负向扭曲,劳动价格为正向扭曲,即资本价格低于其边际产出,而劳动价格高于其边际产出;劳动相对份额的下降由资本深化和价格扭曲共同造成,两者分别使其年均下降2. 16%和2. 04%,而技术进步偏向效应使劳动相对份额年均上升4.17%,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前两种因素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要素市场扭曲 偏向型技术进步 劳动份额 标准化供给面系统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要素市场扭曲、技术进步偏向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项目编号:18XJA7900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有偏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BJL0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JBK1902008)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