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华鳊精子发生显微及超微结构观察
2019-03-15分类号:S917.4
【部门】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摘要】对四川华鳊(Sinibrama taeniatus)精子发生过程进行了显微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在四川华鳊精子发生过程中,生精细胞嗜碱性逐渐增强,细胞体积渐小;精原细胞可分为两种,二者在显微及超微结构上均有明显区别;从精原细胞分裂开始就出现胞质不完全分裂,相邻细胞通过细胞质桥连接,并在精子细胞变态中后期消失;初级精母细胞核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开始后会逐渐消失;精子细胞变态过程中可观察到互相垂直的基体和近端中心粒,晚期出现中心粒附属物并在精子成熟前逐渐萎缩至消失,近端中心粒也在精子成熟时消失;四川华鳊精子头部近圆形或稍不规则,无顶体,核空泡小,核凹窝不发达,尾部具两侧对称的侧鳍,轴丝为"9+2"双联体微管结构。
【关键词】四川华鳊(Sinibrama taeniatus) 精子发生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基金】重庆市科委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重点研发项目cstc2017-shms-zdyf0201)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