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集聚外部性与城市规模约束的实证分析
2019-03-15分类号:F719;F121.3
【部门】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文章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中国城市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要通过Porter外部性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受制于城市规模:当城市规模分别超过151.51万人和154.07万人的规模门槛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抑制效应"将转化为"促进效应";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Porter外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会随着城市规模扩大而增强,也证实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存在明显的"大城市优势"。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外部性 产业结构 城市规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下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研究:基于结构调整与效率提升的双重视角”(项目编号:71703153);; 全国统计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率评价与路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17LZ03)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