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金潮原因种铜藻外源无机碳利用特征初步研究

2019-03-15分类号:X55

【作者】刘婷  马增岭  李慧  徐智广  
【部门】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为揭示铜藻(Sargassum horneri)对无机碳利用的基本特性及铜藻在漂浮过程中生物量迅速累积并最终发展为金潮的生理生态学机理,以我国近海金潮原因种铜藻为研究对象,在不同pH (6.5、8.0和9.5)条件下研究了添加TRIS缓冲剂、碳酸酐酶抑制剂(AZ、EZ)和阴离子交换蛋白抑制剂(DIDS)后藻体的固碳速率、光合作用-无机碳响应曲线(P-C曲线)及pH漂移曲线。结果显示,TRIS缓冲剂对铜藻的固碳速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3种抑制剂均显著(P EZ>AZ。藻体的固碳速率随着外源无机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渐趋饱和。此外,藻体的最大固碳速率(V_(max))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而半饱和常数(K_(0.5))则随着pH的升高而升高,藻体的pH补偿点为9.0左右。结果表明,铜藻既可以利用海水中的CO_2也可以利用HCO_3~-进行光合作用;并且铜藻对HCO_3~-的吸收存在通过阴离子交换蛋白直接转运吸收和利用碳酸酐酶将HCO_3~-转化为CO_2后再吸收两种方式。对HCO_3~-的高效吸收利用能力可能是铜藻保证维持较高光合作用、快速积累生物量并最终演变为金潮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铜藻  金潮  光合固碳  pH  抑制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6129,41876124);;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MESE-2015-06);;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C33246)
【所属期刊栏目】海洋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