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梯级水利工程开发下不同江段蛇鮈的繁殖生物学特性差异及适应
2019-03-15分类号:S917.4
【部门】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西南分中心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摘要】2015年1-12月(除2-4月外)在嘉陵江不同江段(上、中、下游)采集蛇鮈(Saurogobio dabryi)样本,进行繁殖生物学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嘉陵江蛇鮈的最小性成熟年龄均为1~+龄,性比接近1∶1,且在不同江段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江段蛇鮈的最小性成熟规格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上游、中游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体重均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大于下游蛇鮈;上、中、下游的蛇鮈繁殖期分别为2-6月、2-5月、2-4月;蛇鮈绝对生殖力和相对体长生殖力的变化趋势均为上游>下游>中游,相对体重生殖力的变化趋势为下游>上游>中游,卵径大小变化趋势为:中游>上游>下游。
【关键词】蛇鮈(Saurogobio dabryi) 繁殖特征 嘉陵江 生态适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9210);; 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17CZ0035);;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18KZ0060)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