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权”的生成——以归化城土默特大青山沟水为例
2019-03-15分类号:K249
【部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摘要】有清一代,朝廷律例对蒙古地区水资源的产权没有做相应规定。在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大青山沟水的产权源自户口地的权属。在水分交易和用水纠纷中,无论是民间还是官府,都是通过户口地的权属来证明水分的归属。单独的水契缺乏充足的法律效力,必须与户口地档册相互配合,才能证明沟水产权。民国时期各种水利法规的制定、公布和实施,使现代水权观念进入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水利法规的厘定意味着水权从地权中析分出来,获得了单独的法律地位。水契、租水执照和水权状也相应地具备了独立的法律效力。在实际生活中,这些水利法规和文字契据为土默特民众竞逐沟水产权提供了契机,从而引发了地方水利秩序的重新盘整。
【关键词】沟水 水分 水权 契约 租水执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蒙汉关系视域下的归化城土默特村落社会研究”(批准号:13CZS05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