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三峡库区重要支流8种优势鱼类生长及其资源开发现状评估

2019-03-14分类号:S932.4

【作者】解崇友  胡佐灿  蔡瑞钰  蒲德永  冯兴无  彭作刚  王志坚  
【部门】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摘要】根据2015年11月、12月和2016年5月、6月、9月三峡库区36条重要支流渔获物调查信息,基于FiSAT II软件对鲤(Cyprinus carpio)、瓦氏拟鲿(Pseudobagrus vachellii)、鲫(Carassius auratus)、蛇鮈(Saurogobio dabryi)、光泽拟鲿(Pseudobagrusnitidus)、?(Hemiculterleucisculus)、银鮈(Squalidusargentatus)和似鳊(Pseudobramasimoni)8种优势鱼类的生长及其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评估,旨在了解三峡库区重要支流鱼类资源变动趋势和生长情况,为该区域渔业管理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 8种鱼类生长指数(b)为2.74~3.11,近似等速生长;生长系数(K)大于0.2,为快速生长型;生长性能指数(φ?)为2.83~5.25;似鳊和鲫的资源开发率小于0.5,其余种类在0.5及以上;鲤、瓦氏拟鲿、蛇鮈、光泽拟鲿、?、银鮈的开捕体长分别控制在289 mm、253 mm、134 mm、102 mm、71 mm及52 mm以上,鱼类资源可得到有效恢复。研究表明,目前三峡库区重要支流鱼类资源开发过度;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生长速度呈加快趋势,而底栖动物食性鱼类呈减小趋势。
【关键词】长江上游  三峡库区支流  渔获物  生长  资源开发
【基金】农业部财政专项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项目(CJDC-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