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长江、黄河和辽河水系野生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2019-03-12分类号:S917.4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澳凌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摘要】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是中国最重要的淡水养殖蟹类,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和辽河流域。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D-loop区评估辽河野生群体(LW)和养殖群体(LC)、黄河野生群体(HW)和养殖群体(HC)及长江野生群体(YW)和养殖群体(YC)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结果显示:(1)用于本研究的D-loop基因片段长度为477 bp,共包含234个变异位点和131个简约信息位点, 6个群体的262个个体中共有110个单倍型,包括90个独有单倍型和20个共享单倍型;(2)6个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范围为0.88889~0.96522,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范围为0.00887~0.01602,养殖和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依次为:HC>YC>LC及HW>LW>YW;(3)6个群体的遗传距离(Da)范围为0.0119~0.0173,不论是养殖群体还是野生群体,辽河群体和长江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均最小,且6个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2938。对6个群体进行中性检验显示Tajima’s D和Fu’s Fs的值均为负值。综上,基于线粒体D-loop基因的研究结果表明,三水系养殖和野生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辽河和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该研究为中华绒螯蟹的种质资源评估、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 D-loop 地理种群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项目(CARS-48);; 上海市科委工程技术中心能力提升项目(16DZ2281200);; 上海市教委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协同创新中心项目(A1-2041-18-0003);; 浙江省湖州市人社局“湖州市南太湖精英计划”(湖精英领2017-1C);; 深圳市澳华农牧有限公司横向项目(D-8006-16-0088)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