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黄条鰤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及结构特征分析

2019-03-11分类号:S917.4

【作者】史宝  柳学周  刘永山  张言祥  高全义  徐永江  王滨  姜燕  宋雪松  
【部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大连富谷水产有限公司  
【摘要】通过二代测序、软件拼接获得中国黄海海域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其序列全长为16609 bp,碱基组成分别为A(26.68%)、G(17.84%)、C(30.12%)和T(25.36%);共有13条蛋白编码基因, 22个tRNA基因, 2个rRNA基因,除NAD6、trnQ、trnA、trnN、trnC、trnY、trnS、trnE、trnP外,其余基因均在H链上编码。黄条鰤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与蛋白编码基因的A+T含量分别为52.05%和51.085%,具有明显的AT偏好性。线粒体基因中存在2个散在重复序列,分别位于NAD1基因序列正义链的中游和COX2基因序列反义链的上游。在其22个tRNA基因中,除了tRNAGly外,均具有典型的三叶草二级结构。黄条鰤线粒体基因组的蛋白编码基因起止位点与密码子除COX1、NAD5外,均与日本海域出产的黄条鰤(Seriola lalandi)完全吻合,且COX1、NAD5基因皆短于日本黄条鰤;两者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基于18种隶属于13属的鲹科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可知小甘鲹(Seriolina nigrofasciata)、黄条鰤、五条鰤(Seriola quinqueradiata)、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长鳍鰤(Seriola rivoliana)同属一近支,且黄条鰤与五条鰤亲缘关系最近,与小甘鲹进化距离较远。
【关键词】黄条鰤  线粒体基因组  序列分析  系统进化
【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经费资助项目(CARS-4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8GH17);;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开放课题(2017-3A01);; 青岛市民生科技计划项目(17-3-3-61-nsh);;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603022017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2829)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