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国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

2019-03-09分类号:F124

【作者】林光彬  拓志超  
【部门】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理论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时代课题。本文以时间为脉络,从国家的经济管理实践和政府政策的视角,对中国70多年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演进进行梳理,认为这一理论最早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形成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以国家宏观调控理论的形式呈现出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实质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协调发展。21世纪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综合平衡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以新的面貌呈现出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在经济领域的实践探索成果,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探索成果,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探索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和形式未来也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关键词】国民经济  综合平衡理论  统筹兼顾  适当安排  协调发展
【基金】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课题“国家理财学”的资助,课题编号:024050317013;; 内蒙古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理论特别专题”重点课题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政治经济学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