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时代远程贸易与北欧区域整合研究
2019-03-05分类号:F749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维京时代(8—11世纪)北欧社会对生存和财富的自然需求主导着各地间的贸易互动。此时依地理区位、贸易整合的地域性和功能特征可将北欧概分为三大经济单元,即低地地区、英格兰和波罗的海地区。特殊的地理架构为低地农商与维京海盗商人的水路往来提供了便利,他们铺设的贸易孔道形塑起北海—波罗的海贸易网络的雏形。海泽比、比尔加和沃林等城镇相互通联后成为这一网络的核心区,北大西洋和亚欧内陆则发展为该网络的边缘区。此时的北欧贸易依旧展现出初级特征:贸易行为呈偶然性和季节性,商品结构和消费对象单一,缺乏职业商人阶层,市场载体脆弱等。但自此开启的区域整合历程逐步建构起现代欧洲的整体观念,历史经验施惠至今。
【关键词】维京时代 北欧区域整合 远程贸易网络 弗里斯兰人 维京人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萨同盟与北欧贸易区成型探究”(HB18SL001);; 河北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支持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问题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