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适宜性等级评价与预测
2019-03-01分类号:F299.2
【部门】兰州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院 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摘要】文章通过建立城市服务视角下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网络分析法(ANP)构建评估模型,系统评估2005年、2010年、2015年我国31个省会城市的适宜性等级,划分了特征城市组群,预测2016—2020年城市适宜性发展及特征城市组群的变化趋势;同时,采用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3期城市适宜性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从2005—2015年,处于高度适宜等级的特征城市组群变化较小,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处于不适宜等级的特征城市组群主要处于西北地区,整体适宜性程度有所提高;31个省会城市适宜性整体空间分布呈现东北—西南格局,且2010年在东北—西南方向出现分散,2015年在东北—西南出现极化;而到"十三五"末的2020年,高度适宜等级的特征城市组群分布趋势又有所变化。
【关键词】城市适宜性评价 网络分析法 城市服务功能 特征城市组群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7XJY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6YJAZH051);; 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2018KRM065);; 陕西千人计划青年项目;; 兰州财经大学青年学术英才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统计与决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