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差异性研究——基于央行沟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的对比分析
2019-03-01分类号:F822.0
【部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利用2005-201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PanelGranger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对比分析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和央行沟通的货币政策效果。结果表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均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并会加剧经济波动;而央行沟通的政策效果则更加迅速及时,且有效地避免加剧经济波动的不合意现象;受各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经济主体市场化水平差异的影响,基准利率的货币政策调节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效应;总体而言,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对于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作用相对显著,而央行沟通对实现稳定物价目标更具优势。因此,央行应围绕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货币政策工具。
【关键词】央行沟通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基准利率 政策效果 PVAR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探索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