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新苏南模式:乡村振兴的一个解释框架

2019-02-28分类号:F327

【作者】武小龙  谭清美  
【部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新苏南模式作为一个"主动式"与"内源式"的乡村建设实践范式,为理解中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研究发现,在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话语下,苏南乡村城镇化在经济增长动力、产权结构形式、经济增长方式、乡村发展目标上均产生了质的转向,主要以制度创新为实践驱动,从而消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在振兴理念上,通过户籍制度、就业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的变革,以促进城乡融合;在振兴手段上,通过"三集中"的实践策略,以落实乡村有效治理;在振兴指向上,通过多元合作与网络化发展的路径,以建立一个"村庄空间—中心社区—城镇地域"多中心的城乡融合共生系统。
【关键词】乡村城镇化  新苏南模式  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共生式发展’的治理机制创新研究”(16CZZ02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面上资助项目“新型城镇化下城乡共生式发展的影响机理及优化机制研究”(2016M591847);;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江苏省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共生治理’机制研究”(1601244C);;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人口-土地’城镇化均衡性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kfjj20181002)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