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区不同玉米生长及产量对密度的响应
2019-02-28分类号:S513
【部门】宁夏大学农学院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明确宁夏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旱地春玉米合理密植增产机理,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以当地大规模种植的2个玉米品种大丰30和先玉698为试材,设置5个密度梯度,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植株的主要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大,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加。干物质积累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在逐渐增加,在成熟期2个品种的干物质积累达到了最大值。群体叶面积指数随密度的增大逐渐增加。叶绿素相对含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个品种随着密度的增加穗重、穗粗、行粒数、穗粒重、百粒重、产量等先增加后减小,秃尖率均先减小后增大,2个品种均在6.75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比在5.25万株/hm~2时产量增加了73.39%、36.26%。【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大丰30和先玉698的适宜密度是6.75万株/hm~2。
【关键词】玉米 种植密度 品种 产量 生长发育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255);; 黄土高原旱区增粮增效潜力与提升技术研究(2015BAD22B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于机器视觉的膜下滴灌青贮玉米长势监测与营养诊断体系构建”项目(31560339)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