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制度探讨——基于征缴视角及4个试点县市的经验分析
2019-02-28分类号:F321.1
【部门】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房地产税评估研究中心
【摘要】基于征缴视角,对德清、郫县、海城、南海四地试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制度的征收机关、征收基准、征收类别、征收比例、缴纳主体和调节金用途等六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各地在试行此制度时存在着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平、征收类别划定缺乏长效性、征收比例差异幅度大的问题。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制度应进一步厘清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理论认识问题,实施统一规范与灵活差异相结合的征地办法,进一步规范征收实施行为。
【关键词】农村发展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土地增值收益 试点
【基金】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7250);;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课题(2018041004-4);; 山西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QN-2017012)
【所属期刊栏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