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政策何以影响环境质量?——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2019-02-28分类号:X321
【部门】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央与地方出台了大量有关环境治理的政策。如何准确测量环境政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文从不同角度构建模型,采用系统GMM矩估计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规模、"三同时"制度、排污费制度、环境信访制度等环境政策整体上有效地提高了环境质量,不同类型的环境政策工具控制环境污染时所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三同时"制度效果最为显著,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规模和"三同时"制度在控制大气污染与水污染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排污费制度与环境信访制度效果稍差;而在控制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方面,以上四种政策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环境政策具有区域异质性,"三同时"制度在所有地区都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排污费制度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控制环境污染效果明显,公众环境信访制度在公众环境意识更强的东部地区控制环境污染的效果更为明显。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完善"三同时"制度的配套实施办法、加强东中部地区排污费(税)的征收力度以及增强西部地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因类因地制宜,选择匹配的环境政策以更加有效地改善环境质量。
【关键词】环境政策 环境质量 环境污染 “三同时”制度 排污费制度 环境信访制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大气环境污染区域协同治理研究”(17ZDA0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绿色创新政策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机制、路径及其效应”(71673308)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软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