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的扶贫效应:省域视角下的研究
2019-02-27分类号:F832.35;F323.8
【部门】暨南大学统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江门农商银行 湖南商学院
【摘要】村镇银行旨在服务三农、践行普惠金融、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天然肩负了金融扶贫的任务,处在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前线。本文选取2012—2016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村镇银行和扶贫数据,分析村镇银行的扶贫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村镇银行扶贫过程中存在以下三种效应:一是累积效应,即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村镇银行数量越多,扶贫效果越好;二是同域效应,即与发起行位于同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村镇银行数量越多,扶贫效果越好;三是补充效应,在经济金融欠发达的省域,村镇银行能够发挥较好的扶贫效果,即村镇银行的设立和运作弥补了部分欠发达省域扶贫金融服务的短板。此外,村镇银行在农村扶贫效应显著,而在城市扶贫作为有限。为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加强和改进金融扶贫,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通过税收政策支持等方式,鼓励和引导设立更多村镇银行,充分发挥村镇银行支农支小、践行普惠金融的特色和特长;第二,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作为发起行在其总部所在省域的农村地区新设村镇银行,通过同域效应充分发挥"本乡本土"和"地缘人缘"优势,使金融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贫困群体;第三,引导和鼓励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较差、金融体系不健全的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真正实现金融扶贫力量下沉,助力农村脱贫。
【关键词】精准扶贫 普惠金融 村镇银行 累积效应 同域效应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南方金融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