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的动态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
2019-02-26分类号:F299.2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呈现出生产要素由乡村和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大城市化现象,即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相伴而生,共同发展。其中,农业生产要素率先由农村集聚至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为大城市化发展起到了"蓄水池"和"中转站"的作用;大城市则通过其巨大的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在直接吸纳农业生产要素融入大城市发展的同时,加快了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的动态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大城市化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还具有短期动态效应。未来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在大中小城市之间的自由流动,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促使中国城市化与大城市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局面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城市化 大城市化 动态机制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城镇化中后期城市区域治理若干理论对策研究”(2017CHSCX003)
【所属期刊栏目】城市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