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后药品价格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9-02-25分类号:R95
【部门】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研究所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药价形成机制,是我国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药品价格改革的成效及其影响进行评估,是当前改革背景下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政策影响评估与制度优化的视角出发,利用quasi-hedonic价格模型,基于山东省的实证数据,重点对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对药品价格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为更好地发挥价格机制的调控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特征、市场竞争以及政府管制因素都会影响药品价格形成;取消政府定价管制后,不同属性的药品对政策的反应有所不同,低价药品的价格有明显上升,原研药品的价格有所降低;医疗保险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发挥出了较强的价格约束作用,是药品价格形成的关键;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尤其是通用名替代竞争)有助于降低药品价格。据此,本文提出对市场竞争充分的药品,政府放开药价,简政放权,能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建议后续进一步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促进市场良性竞争,同时完善医疗保险付费机制和药品价格市场监督机制。
【关键词】药品价格改革 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Quasi-hedonic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503149);;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项目(2015WS0174);;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工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价格理论与实践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