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平原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短板要素分析——以山东省平原县为例

2019-02-25分类号:X24

【作者】刘金花  郑璐  董光龙  陈书琳  
【部门】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摘要】[目的]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进行平原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协调平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方法]构建由水土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承载力3个子系统构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系统,以山东省平原县2016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土地利用相关数据为数据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形式,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测算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结合短板要素分析,对2016年平原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平原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分值为0. 6051,处于较高等级;(2) 3个子系统中,承载力得分从大到小依次为社会经济承载力、水土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3)平原县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中没有处于危机状态的指标,但人均城镇建设用地状态指数小于0,处于预警状态。[结论]平原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好,尚未有短板要素,但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平衡;为提高承载力,从促进水土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树立"绿色"意识、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措施。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  指标体系  短板要素  模糊评价法  平原地区
【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山东区域创新绩效与发展能力监测、评估系统的建立与示范”(2015GSF122004);; 山东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低碳视角下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战略及路径研究”(13DGLZ04);; 山东建筑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测算方法及效应研究——以济南市为例”(000060133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