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1990—2014年广州市耕地功能评价分析

2019-02-25分类号:F323.211

【作者】吴大放  刘艳艳  张晓露  何尹杰  
【部门】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国土与城镇规划研究所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我国目前处于城镇化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农村耕地不可避免被大量占用,如果能将耕地的多功能性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则可以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同时也有效保护耕地。[方法]以广州市为例,把耕地功能分为生产功能、生态功能以及社会功能3项,选取粮食产量等10个指标构建耕地功能综合评价模型,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GIS技术为辅,同时穿插计量学等方法,对广州市农村耕地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近25年来,广州市耕地生产功能不断下降,从0. 480下降到0. 140,减幅较大;生态功能波动不大,从0. 070减少到0. 064,比较平缓;社会功能持续上升,从0. 032增加到0. 384,增幅明显。[结论]广州市的耕地功能综合得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耕地生产功能为主转向社会功能为主,经济、人口以及政策因素是影响耕地功能的主要驱动因素。对广州市耕地功能进行评价分析能够丰富特大城市耕地功能相关研究成果,揭示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功能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耕地  多功能评价  综合评价模型  驱动机理  广州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尺度地域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与模拟研究——以珠海市为例”(41101078);; 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项目“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模拟与多功能保护研究”(2014KTSCX090);;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广州市耕地变化与生态风险评估”(GD17XGL44);; 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土地利用规划学”(2017SFKC32)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