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LED光谱对红鳍东方鲀仔稚鱼形态性状及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9-02-21分类号:S917.4

【作者】魏平平  李鑫  张俊鹏  费凡  马贺  高东奎  宋昌斌  陈涛  刘鹰  
【部门】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省水产设施养殖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深圳市超频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摘要】设置4种LED光谱环境,分别为蓝(λ450 nm)、绿(λ525 nm)、黄(λ590 nm)和白(λ400~780n m),水温控制在(22±1)℃,光周期为16L:8D,光强设为200 mW/m2。研究光谱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受精卵孵化和孵化后1~18 d (即实验第6~23天)仔稚鱼形态性状(全长、体长、躯干长、尾长、头长、眼径和体高)以及生长相关基因,包括生长激素(GH)、生长激素受体1型(GHR1)、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型(IGF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蓝、绿、黄光处理组的受精卵比白光处理组早2 d孵化;在实验结束时,蓝光处理组中,仔稚鱼的全长、体长、躯干长和尾长生长最快,黄光处理组中,头长、眼径和体高生长最快。对于生长相关基因,蓝光下的GH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黄、白光组(P<0.05),但与绿光组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光谱下,GHR1、IGF1基因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蓝光、绿光和黄光促进红鳍东方鲀受精卵的孵化,蓝光有利于红鳍东方鲀仔稚鱼的生长发育。本文研究了不同光谱对红鳍东方鲀仔稚鱼早期发育的形态性状及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养殖厂对红鳍东方鲀育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LED光谱  红鳍东方鲀仔稚鱼  形态性状  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404000)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