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研究
2019-02-20分类号:G353.1;R318
【部门】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研究所暨WISE实验室 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信息计算与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摘要】[目的/意义]采用被引次数衡量学术论文影响力存在诸多弊端。本文认为学术论文影响力包括其传播的深度、速度和广度3个方面,熵可用于衡量学术论文影响力传播的广度。[方法/过程]选择1901-2017年生物医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论文作为最具影响力的论文纳入实验组,并根据1:1配对原则设立对照组,比较两组论文发表后5年内其施引文献所属学科数量、熵以及熵与被引次数的相关性。[结果/结论]实验组中65%以上的论文施引文献学科数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熵的均值介于0.552-0.772,对照组介于0.251-0.481,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论文的被引次数与熵的相关性较弱,均小于0.3。结果表明:①70%以上的高影响力论文在发表早期能够影响较多的学科;②采用熵对论文影响力广度进行识别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创新扩散 熵 诺奖论文 生物医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科技前沿监测中的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4BTQ030)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图书情报工作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