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主义文化、“去家族化”治理改革与公司绩效
2019-02-20分类号:F276.5;F271
【部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财务学系
【摘要】儒家文化倡导重家族、重血缘的家族主义价值观。本文研究家族企业创始人的家族主义文化观念对公司上市前"去家族化"公司治理改革和上市后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创始人的家族主义文化观念越强,家族企业在上市前越不可能实施"去家族化"治理改革,即家族成员从管理岗位离职的概率越低,家族对公司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度的下降幅度也越小。其次,公司所在地的劳动力市场越不发达,或家族成员教育背景越差时,创始人的家族主义文化观念对"去家族化"治理改革的阻碍作用越强。进一步研究还表明,是家族内部的言传身教,而非社会环境的熏陶塑造了企业创始人的家族主义文化观念,进而影响家族企业的"去家族化"改革。最后,本文发现公司上市前"去家族化"治理改革实施得越不彻底,上市后公司绩效和收入增长率就越低。综上,本文研究结果为儒家家族主义文化影响经济发展提供了来自微观企业层面的证据。
【关键词】家族主义文化 去家族化治理改革 公司绩效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71790600,71790601);;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72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53201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5JZD019)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