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从多渠道筹集到现代教育财政制度——中国教育财政制度改革40年

2019-02-20分类号:G526.7

【作者】胡耀宗  刘志敏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基于财政体制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双重牵引,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多元化筹集教育经费、建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最终形成了现代教育财政制度,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力资本。改革开放初期,教育财政基于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呈现出分权型雏形,教育支出绝对规模扩大,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恢复;1985年以后逐步建立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制度,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政策工具确立,教育经费总量及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增长;1998年开始起步建设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确定了"三个增长"政策目标,强调政府应承担更多教育投入责任,4%政策目政标实现;2013年起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财政制度,实施全口径教育预算制度,厘清政府间教育事权与教育支出责任划分,健全教育投入机制,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撑。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  多渠道筹集  公共教育财政  现代教育财政制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当前主要国家和地区财政教育经费和全社会教育经费投入比较研究”(17JZD06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后4%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规模与配置结构研究”(71573020)
【所属期刊栏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