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伊利奇的“技能交换论”重释
2019-02-15分类号:G719.2
【部门】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学部 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伊利奇是二十世纪中叶美国"去学校化社会"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对现代学校制度的批判影响深远。"技能交换论"是伊利奇对未来社会新教育构想的核心部分,是多种教育要素相汇之聚集点,包括教育双主体(技能示范者与想学习技能的人或伙伴)、教育内容(广泛的技能)、教育方式(以示范来交换),甚至也会涉及教育物品。由于我国近二十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存在"过度学校化"的倾向,并且在师资和生源这两大"人力要素"上产生了难以化解的消极的严重后果,抓住当下数字时代迅猛发展的契机对"技能交换论"进行重新阐释,有助于建构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所需要的自主性学习文化与开放性技能教师市场。
【关键词】数字时代 技能交换论 自主学习文化 技能教师市场
【基金】2018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服务于我国职教健康发展的学术研究组织之研究”(编号:18YJA880055),主持人:刘猛;; 2016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基金项目“数字时代的学习文化变革研究:以我国大学英语学习为例”(编号:2016SJB880140),主持人:闻亚兰;; 2015年度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基金项目“慕课革命下大学生英语学习文化转型研究”(编号:KYY15510),主持人:闻亚兰
【所属期刊栏目】职教论坛
文献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