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不同行距玉米||白三叶间作对玉米光合、产量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2019-02-15分类号:S513
【部门】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贵州省大方县农牧局
【摘要】为探究不同行距下玉米(Zea may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间作效应,在贵州喀斯特地区设置30、50、70 cm玉米行距,监测玉米||白三叶间作以及玉米单作下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土壤呼吸、玉米穗性状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除50 cm行距处理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变化外,各试验组及对照组玉米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50 cm行距处理下玉米叶片胞间CO2浓度日均值最低,对CO2利用率最高,光合速率日均值最高,玉米产量显著提高(P 0.05)。本研究设置的间作处理对土壤呼吸抑制效果不明显,而不同行距对土壤呼吸有影响且30 cm行距抑制效果最佳,达到碳减排效果,50 cm行距抑制效果次之。因此,贵州喀斯特地区在以鲜秸秆为收获对象时,采用30 cm或者50 cm行距玉米|白三叶间作最适宜;以玉米籽粒或以籽粒和秸秆同时为收获对象时,采用50 cm行距玉米||白三叶间作最适宜。
【关键词】白三叶 间作 行距 玉米 产量 土壤呼吸 光合特性
【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4]6007号);; 贵州省农业攻关计划项目(黔科合NY字[2014]3048号、黔科合支撑[2016]2516号)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