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朱顶兰红斑病的研究——(Ⅰ)症状、病原菌及生物学特性

1992-07-01分类号:

【作者】姜凤丽
【部门】杭州市植物园 杭州 310013
【摘要】病菌(Stagonospora curtisii)主要危害朱顶兰(Amaryllis vittata)叶片及花梗,其次危害鳞茎。病斑呈椭圆形、纺缍形或半圆形。被害部初期呈鲜红色,后期转赭红色,其上密生黑色小点。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为25℃;适宜pH位为4~9,最适为6左右;菌丝生长对培养基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以PSA培养基最佳;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葡萄糖最佳,山梨糖最差;对氮源的利用,有机氮及无机氮均能利用,其中以牛肉浸膏和门冬酰胺最佳,尿素最差;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为25℃,高于35℃或低于8℃时孢子均不能萌发。
【关键词】朱顶兰红斑病  水仙壳多隔孢菌  生物学特性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林学院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