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WR模型的江苏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2019-02-15分类号:F323.211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摘要】全面考虑耕地集约利用的综合效益,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益和持续状况4个方面选取了15个指标,采用均方差决策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2000~2015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时空变化规律的探索分析,并运用GWR模型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探究江苏省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寻求耕地节约集约利用模式,为缓解我国人地矛盾,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借鉴。研究表明:(1) 2000~2015年江苏省的耕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呈现出先上升后平稳发展的变化趋势,其时序变化可分为两个不同阶段。(2)苏北地区的县(市)多处于中高度集约利用水平且多为高度水平,苏中地区的状况有所好转,但苏南地区的大部分县(市)整体保持低度集约利用水平甚至不集约水平稳定不变。整体来看,江苏省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 GWR模型能够科学准确地进行耕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投入强度是影响江苏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极为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持续状况,而利用程度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产出效益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增强。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 时空变化特征 GWR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89,41671174);;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164320H101)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