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道德推脱:共情的中介作用
2019-02-15分类号:B844.2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摘要】采用鲍姆林德教养方式调查表、班杜拉道德推脱问卷和Zoll共情问卷探讨了512名普通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道德推脱、共情水平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初中升入高中,中学生报告的父母要求、关怀程度都出现显著下降,而道德推脱水平则显著上升,其认知共情有明显提高、情感共情并无变化。中介作用分析显示,父母对青少年的关怀程度以青少年的情感共情为部分中介,影响青少年的道德推脱。这些结果充分显示出情感与关怀、而非认知与要求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道德推脱 教养方式 共情 青少年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课题“儿童品德发展的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DYS20170601)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特殊教育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