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山区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效应与空间结构特征
2019-02-15分类号:F205
【部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地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与空间结构特征有着重要影响。该文以鄂西北山区房县为研究对象,利用DEM提取高程和坡度信息,并生成地形位指数,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和土地利用强度综合指数,系统分析房县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效应;在此基础上,应用分形理论探讨其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房县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形梯度特征,高程、坡度及地形位对房县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2)水域、交通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耕地的优势分布区间集中在低地形位区间,园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优势分布区间集中在中地形位区间,林地的优势分布区间集中在高地形位区间;(3)房县土地利用强度综合指数随着地形位指数的增加逐渐降低;(4)房县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维数介于1. 275 3~1. 759 3之间,各类用地的稳定性大小依次为:水域>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园地>林地>耕地>草地>交通用地>未利用地。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土地利用 地形梯度 空间结构 分形理论 鄂西北 山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73258);; 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CUGFP-1811)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