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消费者对文雅和通俗广告语体的态度
2019-02-08分类号:F713.8
【部门】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摘要】当下,以古雅诗意的语言为特色的"阳春白雪"型广告语在商业广告中受到青睐。这类广告语较之通俗白话为特色的"下里巴人"型广告语有何优劣势?这种优劣势是否会因品牌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又是什么?本文基于解释水平理论和匹配性理论,通过三个研究探讨了广告语体(文雅广告vs.通俗广告)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研究一发现,广告语体和品牌类型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当高端品牌使用文雅广告、低端品牌使用通俗广告时,能引发更积极的广告态度和品牌态度。其中消费者的匹配性感知起中介作用。研究二、三发现,消费者的文化素养对上述交互关系存在调节作用,消费者文化素养越高,其对广告语体与品牌类型的匹配性感知越强。
【关键词】广告语体 品牌类型 消费者文化素养 匹配性感知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YJC610111);;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JJ303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72054)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南开管理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