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功”游牧民定居工程背后的资源困境
2019-02-04分类号:F326.3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摘要】游牧民定居工程被视为改变牧区靠天养牧、加速牧区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重要举措而广泛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迅速且深刻地改变着草原牧区的自然、社会及经济形态,同时也改变了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作用时空尺度。在"成功"的定居点,牧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且对天然草场的利用减少;但是,对比相邻的村庄发现,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有足够的外部资源输入,包括草场、农田和地下水等。而从区域的生态环境来看,这种"成功"模式并不符合当地干旱地区的生态特征,有可能造成更大范围内的生态破坏。因此,游牧民定居工程应该从区域生态特征出发,对类似"成功"模板的推广更加谨慎。
【关键词】游牧民定居工程 资源输入 生态破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草畜平衡的弹性管理:系统外因素的影响机制”(项目编号:41171428)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