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与高产水稻不同叶位光合特征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

2019-01-30分类号:S511;S152.7

【作者】宋维周  刘仁旺  江颂颂  江元元  曹凑贵  李萍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长江大学)  
【摘要】为明确节水灌溉下节水抗旱稻与高产水稻不同叶位光合特征变化规律以及对同化物形成的贡献能力,通过盆栽试验,以节水抗旱稻旱优113(HY113)与高产水稻扬两优6(YLY6)为研究材料,以传统淹灌处理(F:全生育期保持4cm的水层)为对照,研究湿润处理(S:保持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但不建立水层)和干旱处理(D:返青至水稻成熟期收获前1周,控制土壤水势在-30kPa左右)下,2个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功能叶与孕穗期和乳熟期不同叶位的叶片水势、SPAD值、叶片气体交换、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S处理下高产水稻YLY6产量显著升高,从产量构成来看,具有较高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与结实率。相关分析表明,乳熟期与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并且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的净光合速率与乳熟期及成熟期的干物质量极显著正相关。S处理下YLY6干物质积累量在孕穗期、乳熟期与成熟期显著高于HY113,水分利用效率在抽穗开花期也显著高于HY113;S处理下YLY6在生育后期(乳熟期)不同叶位均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主要是具有较高的SPAD值、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使植株维持较高的光合生产潜力。因此,S处理下YLY6在生育后期(乳熟期)不同叶位均维持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是该处理节水高产的基础。
【关键词】水稻  节水灌溉  光合特征  干物质积累  水分利用效率  叶位  产量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14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1291)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