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浙江北部沿岸春夏季长蛸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2019-01-29分类号:S931

【作者】陈峰  李楠  方舟  申丰源  张洪亮  周永东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摘要】根据2014—2016年春夏季浙江北部沿岸拖网调查数据,选取时空因子(年、月、经纬度)和环境因子(底层温度SBT、底层盐度SBS、深度Depth和溶解氧DO),分析长蛸(Octopus minor)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并利用提升回归树(boosted regression tree, BRT)模型研究各因子对长蛸资源丰度(以渔获量g/h表示)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14年的平均渔获量明显高于2015和2016年,同一年中4月份的渔获量均高于其他月份;主要渔获量分布在122.75°E~123.25°E,30°N~30.5°N之间;2015年的渔场重心较其他年份略向北移动,4月至6月间渔场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但变化不明显;选择以学习率(learning rate,lr)为0.001和复杂度(tree complexity,tc)为4的模型来建立时空环境因子与渔获量的关系,发现溶解氧对渔获量的影响最大,占所有影响因子的45.5%;其次为年和盐度,随后依次为深度(10.7%)、底层温度(7.3%)、纬度(4.7%)、月(4.7%)以及经度(2.3%)。相比较时空因子而言,环境因子对长蛸的渔获量影响更大。溶解氧是直接影响长蛸活动的重要因素,后续研究应该对此因子提高关注。
【关键词】浙江北部  长蛸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提升回归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476129);; 浙江省科研院所专项(2016F30018,2017C32031);; 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OF 2018-02)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