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学习:学习理论与教法学基础
2019-01-28分类号:G434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校级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学习赋予了学习新的内涵,学习由共性的标准化知识的习得转变为个性化知识的自主建构与创造性知识的生成。本文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混合式学习的学习理论基础与教法学基础。"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学习,适宜用建构主义理论解释个性化知识的习得,用联通主义理论解释创造性知识的生成。"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学习是一种颠覆性创新,撬动了教师角色定位的根本性转变,促使教师由学科专家、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设计者和学习促进者。探究社区模型和混合式教学动态支架模型,共同为混合式学习提供了教法学基础,为教师如何有效设计混合式学习、促进混合式学习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框架。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学习 学习理论 教法学 建构主义 联通主义 支架 探究社区模型
【基金】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互联网+’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实验研究”(课题批准号:BCA16005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远程教育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