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2015年美国坦帕湾流域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时空变化分析
2019-01-28分类号:F301.2
【部门】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系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宁波大学学报编辑部 温州市海洋渔业船舶安全救助信息中心 南佛罗里达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摘要】分析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对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湾流域为研究区,以1985年、1995年、2005年、2015年4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GIS技术构建了基于行为者的土地动态度模型、转移矩阵、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模型和土地利用结构模型,对坦帕湾流域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建设用地和林地是流域主导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主要由耕地转换而来,转换比例为53.74%。(2)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河流与湖泊相对变化最大;未利用地速度变化最为显著,单一动态度高达1.11%;建设用地年均增长较为平缓,每年增长0.30%左右;流域北部和南部综合动态度最高,形成极核中心,并以圈层形式向外辐射降低,同时高动态度区逐渐转换为较低动态度区。(3)信息熵均衡度呈小幅下降趋势,土地利用结构均质性下降;土地开发利用面积基本构成为建设用地>林地>耕地与牧场>河流与湖泊>未利用地>滩涂与沼泽。(4)坦帕湾沿岸皮拉尼斯县与坦帕市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最高;流域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发展期面积高于调整期,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增强趋势明显。
【关键词】坦帕湾流域 土地开发利用强度 时空变化 土地利用可持续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7G030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4091);; NSFC-浙江两化融合(U1609203);; 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18NDJC095YB)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