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40年——变迁分析及其启示
2019-01-26分类号:F321.1
【部门】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扬州大学商学院
【摘要】改革四十年来,中国政府在坚持农业家庭经营为主的制度框架下,不断变革农地产权制度,农地产权制度历经农地集体所有权与农地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到新时代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历史变迁。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农地产权制度与制度环境不断耦合的过程,它以不断提升农地产权明晰程度且农民获得越来越充分的土地权利为导向、在制度边际上沿着既定路径持续进行着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并实现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未来农地产权制度应当按照"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要求,适时顺应制度环境的变化在制度边际上进行调适,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并赋予农民更多更充分的土地权利,努力达成农民和政府之间的一致同意。
【关键词】农地产权制度 两权分离 三权分置 变迁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地经营权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编号:7167323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农地三权分置的实践研究”(编号:16JZD024);; 江苏省“青蓝工程”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