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费流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体系研究
2019-01-26分类号:F126.1;F299.27
【部门】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 复旦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摘要】基于银联刷卡消费数据,以消费流为视角,从节点、层级和聚类结构三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消费网络体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武汉、长沙、南昌等少数城市在网络中具有较高的中心性和影响力,但长江中游城市群尚未形成具有绝对优势的主导型城市,武汉、长沙和南昌只能在局部地区具有主导性,处于消费网络的第一层级;荆州、株洲和上饶作为局部次级主导型城市归属于第二层级;其他城市作为从属型城市归属于第三层级。在聚类结构方面,城市群消费网络形成了八个凝聚子群,各子群与本省省会城市所在子群的联系最为密切,而与其他子群的联系程度较低。由此可知,地理距离和行政边界是影响城市群消费网络体系的重要因素,打破行政边界所造成的消费壁垒是促进消费网络优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消费流 城市网络 节点 空间结构 长江中游城市群
【基金】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学者学术团队建设计划项目“我国地域非均衡发展的格局与治理研究”(WHU20160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铁对人口流动与城市群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51508108)
【所属期刊栏目】城市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