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市场的价格发现——对国债现货、期货以及利率互换市场的研究
2019-01-25分类号:F832.5
【部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 上海票据交易所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郑州商品交易所
【摘要】本文采用信息份额模型和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国债现货、国债期货和利率互换三个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机制。信息份额模型表明,从整体来看利率互换相对于国债期货和国债现货都具有信息优势,而国债期货相对于国债现货具有信息优势。另外,国债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相对于另外两个市场都在随时间增强。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利率互换在价格发现中单向引领国债期货以及国债现货,国债期货单向引领国债现货。所有结果一致表明,利率互换和国债期货这两种利率衍生产品在引导中国利率市场价格发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债现货 国债期货 利率互换 价格发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批准号:71733004,项目名称:中国金融体系的演化规律和变革管理);;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委托项目“上市30年期国债期货的可行性研究”支持
【所属期刊栏目】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