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湖北省团风县为例
2019-01-25分类号:F205
【部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
【摘要】[目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区域发展与管理的重要依据。[方法]该研究运用"木桶原理",构建了基于土地资源、水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等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并以湖北省团风县为例进行定量测算。[结果](1)团风县整体呈"可载"状态,土地资源是团风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大限制性因素。各子系统承载力呈大气环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规律。土地资源承载力最低为67. 73万人,大气环境承载力最高为871. 68万人。局部地区(马曹庙镇、贾庙乡)呈大气环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格局;(2)在承载力绝对量上,团风镇等西南部地区承载力高于其他地区,从地均承载力来看,上巴河镇最高,贾庙乡最低;从承载力指数来看,各镇(乡)承载力指数介于1. 48~2. 35,杜皮乡、贾庙乡最高,团风镇最低,尽管团风镇承载力最大但其"剩余空间"也最有限。[结论]所构建的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可为当前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区划等战略实施提供有效借鉴,评价结果对区域远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资源环境 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木桶原理 团风县
【基金】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11004);;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2017年开放课题“长江中游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CCA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