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就业和就业结构的影响——基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视角
2019-01-20分类号:F832.6;F249.2
【部门】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文章通过构建劳动力市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创新性引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出口额占比指标,推导出汇率影响就业的全新路径机制,并使用2000-2016年中国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行之后,汇率变动对就业和就业结构的影响变小。人民币升值可能导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重下降,造成外贸企业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不利于就业增长,还会导致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及贸易与非贸易部门就业之比降低,不利于就业技能结构改善。人民币结算的"跛足"特征会增强上述负向作用,但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施之前相比,这种不利影响在减弱。此外,汇率对"一带一路"地区就业和就业结构的影响较小,并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的地区不均衡,扩大地区间就业和就业结构所面临的汇率风险的差异。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人民币汇率 就业 就业结构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民币国际化视角下我国汇率对就业和工资影响的机理、量化与预测研究”(项目编号:18CJY008)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亚太经济
文献传递